Page 12 - 康復治療——中西薈萃科研
P. 12
當我在 2006 年離開理大時,中心已有 13 名具有多種學科專業知識
的全職教學人員,指導共 20 名博士生(八名全日制及 12 名非全日制)及
20 名碩士研究生(六名全日制及 14 名非全日制)。遺憾的是,中心骨幹
譚聲輝教授不幸於 2005 年 9 月去世。我們的合作和顧問團隊有 19 位不
同領域的專家,他們分別來自理大的另外兩個學系、香港大學的四個學系、
香港中文大學的一個學系、四間本地醫院、數間老人中心、11 間中國機構,
以及來自其他八個國家(澳洲、加拿大、德國、以色列、日本、瑞典、英
國和美國)的 22 家海外機構。
中西薈萃之康復治療科學中心成員名單(2006 年)
首席研究員: 許雲影教授 梁展鵬博士
麥潔儀博士
共同研究員: (按姓氏首英文字母排序)
歐陽淑賢博士 ( 於 2001 年 12 月開始 )
陳智軒教授
趙帶榮博士 文偉光博士
符少娥博士 吳賢發教授
賀菊方博士 曾永康博士
鍾斯綺文教授
( 於 2001 年 12 月開始 )
( 於 2001 年 12 月開始 )
曾偉男博士
科研
科研計劃
像其他地方一樣,香港正步入人口老化社會。在 2000 年,香港的 65
歲以上人口已被預計會達到總人口的 12%,且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。在人
口老化帶來的各種問題中,眾所周知的高風險就是老年人跌倒。故此,我
們相應地在該領域的科研計劃中,特別針對改善平衡和感覺運動控制系統
的鍛鍊項目。香港的地理位置優勢,適合進行中國傳統運動的研究,例如
太極這項有效控制平衡的理想運動。
康復政策白皮書(1995)強調以社區方案解決香港市民醫療需求的重
14
的全職教學人員,指導共 20 名博士生(八名全日制及 12 名非全日制)及
20 名碩士研究生(六名全日制及 14 名非全日制)。遺憾的是,中心骨幹
譚聲輝教授不幸於 2005 年 9 月去世。我們的合作和顧問團隊有 19 位不
同領域的專家,他們分別來自理大的另外兩個學系、香港大學的四個學系、
香港中文大學的一個學系、四間本地醫院、數間老人中心、11 間中國機構,
以及來自其他八個國家(澳洲、加拿大、德國、以色列、日本、瑞典、英
國和美國)的 22 家海外機構。
中西薈萃之康復治療科學中心成員名單(2006 年)
首席研究員: 許雲影教授 梁展鵬博士
麥潔儀博士
共同研究員: (按姓氏首英文字母排序)
歐陽淑賢博士 ( 於 2001 年 12 月開始 )
陳智軒教授
趙帶榮博士 文偉光博士
符少娥博士 吳賢發教授
賀菊方博士 曾永康博士
鍾斯綺文教授
( 於 2001 年 12 月開始 )
( 於 2001 年 12 月開始 )
曾偉男博士
科研
科研計劃
像其他地方一樣,香港正步入人口老化社會。在 2000 年,香港的 65
歲以上人口已被預計會達到總人口的 12%,且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。在人
口老化帶來的各種問題中,眾所周知的高風險就是老年人跌倒。故此,我
們相應地在該領域的科研計劃中,特別針對改善平衡和感覺運動控制系統
的鍛鍊項目。香港的地理位置優勢,適合進行中國傳統運動的研究,例如
太極這項有效控制平衡的理想運動。
康復政策白皮書(1995)強調以社區方案解決香港市民醫療需求的重
14